张诺娅,首位完成三重冠*的华人女性,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背包客获得者。介绍张诺娅事迹的文章已非常多,此次,我们换个角度,不再聚焦于一事一物,而更多从思想观念层面,由张诺娅来为我们分享她有关户外的深度思考与价值理念。
*三重冠:大陆分水岭步道、太平洋山脊步道、阿帕拉契亚小径并称为美国长距离徒步“三重冠”
伪户外玩家的专业户外成就
“人生走过很多的风景,无非就是在寻觅此生所爱,并将之进行到底”。人生的转折,多源于偶然的契机。但偶然中亦蕴含着必然,我们的性格、真实的内心,在此之前,都深藏水面之下,不为人知晓,亦不为自己所知,当契机来临时,却会浮出水面,带给我们全新的人生。张诺娅,自幼一直并未显示出任何体育方面的天赋,亦未曾有过任何户外运动的经验,如果穿越时空,告诉她,你以后会沉迷于自然之中,一生与徒步结缘,成为名贯中外的顶尖徒步者,她可能会用看神经病的眼神看着你。但这一切,却如此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现实。
故事的开端总会有一个引路人,引导主角发掘自己的命运与使命。张诺娅在美国的本科大学有个后山,大二时听说学校有个户外俱乐部,便购买了一双徒步靴,打算开始徒步,但冬天山里有冰雪,便一直没报名参加。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个17岁便和同伴走遍美国的老爷爷John Green,邀请她免费参加由他主讲的徒步课程,结果却发现她是课上最有激情的学生,可能这便是与生俱来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一切行为的动机最终都会追溯到个人的喜爱,否则,便难克服重重阻碍。
时势造就英雄。2012年最流行的社交网站莫过于人人网,当时的人人网北美圈涌现了一批秘境狂、摄影师、爬山狂热爱好者,有几个网友写就了多篇那个年代的10万+,成为了初代网红。他们经常招募驴友到美国各地鲜少有国人涉足的地点徒步、登山等,也掀起了留学生玩户外的热潮。
户外世界的大幕已徐徐拉开,主角便开始闪亮登场。2013年本科毕业前两个月,张诺娅偶然在人人网上发现某德州大学研究生计划去走科罗拉多步道的通告,便与其联系,希望可以同行。最后,发起人并未完成原定路线,而她却就此开启了自己的徒步人生。初次步入户外世界的她,却在科罗拉多步道遭遇了生命危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她缺乏户外经验的短板无限放大,未及时更换雨衣致使热量迅速散发,很快便无法感知四肢与意识的存在,濒临失温的边缘,幸好偶遇日本徒步者长沼及时施援,才得以摆脱危险。长沼的出现,不仅化解了她的生命危机,亦为她的徒步世界拉开了序幕。科罗拉多步道徒步结束返家后,她回想起长沼谈起的装备轻量化与雷贾丁,便在亚马逊上搜索雷贾丁的著作,第一本便是当时已经绝版的由雷贾丁写作的、92年出版的《PCT Handbook》,阅毕,进一步了解PCT*时发现,还没有中国人完成过PCT,于是便决定踏上PCT的旅途。
*PCT:全称Pacific Crest National Scenic Trail,简称PCT,中文译名为太平洋山脊小径,位于美国西部临近太平洋的山脉,全长4280公里,详见PCT FKT编年史 满载永不言弃的心
回顾过往,当时的菜鸟张诺娅凭借一腔热血,跌跌撞撞闯入了徒步世界,并先后完成了PCT、CDT、AT*徒步,成为第一个完成美国三重冠的华人女性,并因此荣获金犀牛奖。徒步在给她带来了心灵安宁之外,亦给她带来了极高的关注与赞誉,她在徒步方面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但对于年轻的她而言,完成三重冠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并非生命的全部,亦非她户外的天花板。三重冠已是过往,未来会有更多更精彩的路线等她去涉足。张诺娅自定义自己是伪户外玩家、纯自然爱好者,只是纯粹喜欢在山里呆着,可以什么都不干,与其它户外玩家相比,并没有太多的野心,也没有动力与欲望死磕一个特定的目标,只是希望能够简简单单的待在自然之中。她认为自己和徒步的关系如同孪生姐妹,有时亦会觉得特别讨厌徒步,想要离开她。对于徒步所取得的成就,她并不想依赖于此,更不想止步于此,不喜欢被掌控的感觉,更不喜欢被一个事情去定义。徒步之外,张诺娅于2017年从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教育硕士学位毕业,目前在美国优品教育担任辅导员和户外领队。徒步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远非她生命的全部,徒步之外,她的生活亦多彩多姿。
放弃的成本高于坚持
相信有不少越野跑选手,在比赛中都会濒临体力极限,或遭遇意外状况,放弃与坚持只在一念之间。“身体永远无法达到意志所能达到的高度”。身体的疼痛、疲惫会传导至意志,而此时若无强韧的意志,则极容易放大痛楚,意志瞬间的崩溃,会成倍放大身体的不适。我们经常会在采访中探讨意志与体能之间的关系,而张诺娅觉得身体和意志的关系和天赋与努力的关系类似,有人觉得天赋是基础,在天赋的基础上再去努力,天赋决定了你的起点,而努力程度决定了你所能达到的高度;另一种观点则是大家所熟知的,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远未达到拼天赋的地步。这两种说法都各有其道理。身体和意志的关系与此同理,体能是意志的基础,如果体能不足,在拼意志之前便已力竭,但亦有人可能身体本身就比较差,纯粹靠意志的力量去弥补身体的缺陷。这两种理论都成立,但也都需要放到具体的情况中去分析去探讨。对于张诺娅而言,她认为自己在长距离徒步中,前期主要靠身体,而后期则主要靠意志。
对于坚持与放弃,张诺娅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她认为在长距离徒步中,放弃的成本远高于继续坚持。张诺娅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在长距离徒步中,坚持便意味着要在山野中度过更久的时间,而对于她这个自然爱好者而言,其实是求之不得的事。在百公里比赛中,如果速度较慢,或体能较差,可能便需要比其他选手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山野之中。对于张诺娅而言,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时候,亦需要来自朋友的鼓励,来自伙伴的支持,或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甚至哪怕是被迫不得不继续走下去。如果筋疲力尽,可以短暂休息一段时间,但休息结束之后,仍然需要继续前行,唯有重新回到人类文明社会,才能有资格谈论放弃。有时,放弃只是瞬间的念头,是身体在疲劳状态下的正常应激反应,而在度过身体劳累的临界点与阈值后,情绪则将重新回归正常,放弃的选项亦随之消散。对于长距离徒步而言,到后期几乎很少有人放弃,因为放弃的成本太过高昂,比如2000公里的路线,已经完成了1800公里,花费了数月的时间。这时,只要不是遭遇伤病等无法继续的情况,没人会在此时放弃,放弃意味着之前走过的距离、花费的时间,从完成的角度而言都是一场空。如同一场百公里比赛,退赛高峰往往集中在50公里左右,鲜少有人在90公里处退赛。
长距离徒步不同于越野跑比赛,中途大段的无人区,无任何后援保障,即便意志崩溃、即使体能耗尽,也不得不继续前行,唯有前行才能重新回到人类社会。这个时候,你拥有的唯一选项只有继续坚持。而越野跑比赛则不同,每隔10公里左右的站点、沿途的救援队,都使得退赛的门槛触手可及,使得放弃的选项一直萦绕在脑海。张诺娅也曾有过越野跑比赛的退赛经历,6月时,她去俄勒冈南部参加一个50英里(80公里)的比赛,在50公里处退赛。当时她自己独自一人驾车跨过一个州抵达比赛地,没有朋友陪伴,选手中也互相都不认识,没有人陪伴一同冲线,亦没有人在终点等候,感觉完赛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便选择了退赛。但无论放弃亦或是坚持,都需要我们用平常心去看待,放弃并不意味着懦弱,也不是耻辱,在这个功利化的社会中,完赛成为了越野跑者成功与否的唯一衡量指标,放弃则意味着失败与能力不足,无论别人如何去看待或评价,自己心里要有清楚的认知,不要为了所谓的完赛而硬拼,有时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与后遗症。专业耐力运动员,更需要非常精心的照料与呵护自己的身体,将一次的得失放在自己运动生涯中去衡量,如果仅因为一个比赛而导致伤痕累累,影响整体运动生涯,反而是得不偿失。
动机与结果不一定需要成比
不同人走入山野的动机不同,不同的选手参赛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我们无法去评判谁的动机更高尚,而谁的更功利。虽然很多事情最初的动机与出发点并不一定纯粹。比如一个男生去追求一个女生,可能最初目的动机不纯,但最后两人组成了完美的家庭,结果是圆满的。一个人的动机行为与它最后的结果不一定要有因果关系,也不一定需要成正比。世上有太多事情最初的动机不纯,但这并不妨碍最终产出美好的结果。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会用比较功利的角度去看待很多事情,如为了出名、为了吹嘘、为了虚荣参加马拉松,参加越野跑比赛,满足于赛后发朋友圈,以获得点赞来获取满足感,这无可厚非,在精神得到满足的同时,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对于他个人而言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奖赏机制也好或者说付出回报的因果关系也好,本身便是人类进化出来的,如同大脑中的多巴胺,在身体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却会获得精神的极度舒爽,这也是一种奖赏机制,人是没有办法和自己的进化或者弱点去对抗的。但有些比赛,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开发比赛的传播点,打造赛事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是不合理的,也丧失的比赛的底蕴与魅力,变成了纯粹利用市场营销的手段去捕捉参赛选手的兴趣。
从物本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保已成为所有户外爱好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国内已屡屡爆出传统户外胜地被垃圾包围的令人心痛的新闻,如小五台、贡嘎、雀儿山营地等等,更有许多我们心头的白月光,因为环保原因被关闭,如年宝玉则、博格达环线、小五台等。张诺娅认为,一个徒步爱好者,或一个户外玩家,如果他自身的定位,从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自然的使用者,他如果没有把使用者、利用者,转化成自然生态系统当中的受益者,他就无法意识到,大自然是完全独立于独立于人对它的定义而存在的。在杨柳松的《北方的空地》书中,整个叙述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主观色彩,只是简单记述了当天发生了什么,非常流水账,大自然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回应的,然后大自然给他带来了什么,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动作行为去回应的。整本书的立场和角度是站在自然界如何看待人类的,即自然本、物本。但是,可惜现在很多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解释是从人类角度出发的,是非常人本的,比如,来到一个地方,觉得这个地方景色非常美,所以觉得这个地方比其他的地方更有保护意义,等等。但是人的认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人应该如何定义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把自己的身份从一个利用者,一个欣赏者,转化成自然这个宏大体系当中的一个非常渺小的元素。便会意识到,你现在对自然做的任何不利于它发展的事情,最后不会影响到自然,因为它是物本,它自有它内在的生存规律,你觉得你把这个森林毁了,但森林不这么认为,它有它自己的生态平衡法则,它自己的系统就是把地球毁了。地球不这么认为,地球照样可以活得好好的,最后毁掉的是人类自己。所以看待自然的角度要站在物本的立场上,才能够拯救人类自身。这个情况虽然确实有一点悖论,但其内在逻辑便是如此。如果你一直都是以人为中心的话,就会自然而然的觉得,我们要保护自然,其实到最后,我们需要保护的只有自己。
完成了这个思想的转化,才会有比较急迫的意识去采取一些行动。在美国,拥有比较完备的环保规范体系和纠错体系,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可能国人会有随地扔垃圾、大声喧哗等问题,但这并非其本意如此,而是习惯使然。这时总会有美国人出来纠正你,久而久之,为了不让自己尴尬,便会遵循当地的规则,慢慢把声音变小,慢慢的把自己产生的垃圾带走,然后你也会纠正你周围的人。身处社会之中,每一个个体都处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虽然整体呈现混沌状态,并没有单一的线性规律,但就最终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相互交错影响,形成共同遵循的规范。
一个户外爱好者,如果不是单纯为了刷成就,不是为了满足自身荷尔蒙,而是出于真正热爱自然的目的,他就会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他就不再只是那个吃牛肉的、喝牛奶的、用塑料的都市人。他会愿意把自己归成自然的一部分,等他完成这样的升华之后,便自然会去遵守LNT,会去传播环保的理念,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甚至极简生活。这一切的根源与出发点都源于自知与自我觉醒,意识到对环境对自然的热爱。很多不良好现象的产生背后都源自于意识的缺失,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这便需要普适性的大众教育,需要身体力行,需要榜样的力量,需要依靠自己去带动、影响周围的人,更需要从小抓起。
如今在互联网电商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消费主义盛行。前有种草社区,不断的鼓吹、推送、猜测你可能需要的、喜爱的物品,后有形形色色的电商网站,折扣信息、限时达,使得购物极其便利。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坚持控制自己的物欲难上加难。在美国点外卖、电商购物,比在国内繁琐的多,国内在这方面比美国便利1000万倍。要意识到人生而为人,是存在天生的弱点的,比如说人就是很贪婪的,人就是很喜欢消费的,人就是有欲望的。张诺娅的做法则是让自己只拥有很少的选择,比如想去买菜时,不去大型菜市场,而选择去家旁边的小蔬菜店,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会有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的选择焦虑,买的东西也会相对更少。如果去大型超市的话,可能就会随手拿几件并不是真正需要的商品,购买的数量会更多,产生的消费也更多。
生活亦是如此,如果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毛病的话,就要从源头去控制,比如跑步,徒步,也是一种避免所谓选择困难的方式,因为进入山里之后就没有信号了,脱离了现代社会,什么事情都无法处理,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清空大脑的绝好时机。然后慢慢的就会开始纯粹是因为喜欢徒步或者跑步,全新投身到这项运动当中。
越野跑长距离徒步的归途是无我境界
张诺娅最初开始接触马拉松、越野跑的原因与我们类似,都是朋友带入的坑。在和一群喜欢跑马拉松的朋友交往过程中,逐渐喜欢上了跑步,并通过跑步来维持有氧运动的体能,为长距离徒步锻炼体能。而接触越野跑,则是2017年CDT徒步过程中,偶遇了一个颇有好感的男生,之后便和他以及他的两个同伴共同徒步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600多公里,抵达了科罗拉多南部。这时,男生提到附近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越野跑比赛,LeadvilleTrail 100,主办方为了创收,另外举办了一个50英里的比赛,恰好就在附近,不如去试一试。张诺娅天生性格便喜欢富有变化,喜欢去做更多没有体验过的事情,觉得如果不做点疯狂的事情,好像会有点后悔,便答应一同前去参赛。50英里,相当于80公里,起点海拔2300,最高点海拔3300左右,赛道平均海拔3000左右,张诺娅完赛成绩为12小时40分钟,比她预想的要快一些。赛后第二天,便继续她的CDT之旅了,重新恢复每天30-50公里距离的徒步,赛后第三天需要翻越CDT的最高点,也是科罗拉多的最高峰—阿尔伯特峰,海拔4401米,可能对于一般越野跑者来说,赛后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而对于赛前已经在高原待了两个多月,每天徒步12、3小时的张诺娅来说,参赛的运动量与正常徒步的一天并没有太大不同。原本对于参赛的种种担心和提前进行的准备,反而显得多虑了。她说,虽然相比较越野跑,徒步速度慢一些,但在用时差不多的情况下,身体已经适应了每天长时间的运动,只不过强度略有不同。
对于越野跑,张诺娅认为越野跑和徒步本身就是一体两面,所运用的路线相同,只是技术、装备、速度等外在的区别,内核都是相同的。越野跑的后期与长距离徒步的感觉非常相似,都会无我境界,心态宁静,身体感觉不到疲惫,可以一直走下去,在没有时间和条件进行长距离徒步时,可以采取越野跑的方式,以体验“无我”的感觉。
如今有许多越野跑者采用越野跑的方式不断冲击刷新三重冠的FKT,精英越野跑者存在的意义便在于打破我们所谓的极限与界限,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重新定义人类能力的边界。张诺娅虽然没有采用越野跑方式重走三重冠的计划,但是她非常推崇羡慕FKT跑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去体验、去追求极致,对于FKT跑者而言,这便是风驰电掣、分秒必争的速度,而对于张诺娅而言,耐力型则是最适合她的方式。
国内的户外运动应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无须讳言,户外运动的发源地在美西方,现代户外运动的项目设计、技术体系、运动文化,都源自于美西方,户外运动对我国而言,是一个舶来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照搬照抄美西方的一切,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外的发展道路前行。一切外来事物,唯有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我国的文化特点、立足于我国的特有国情、立足于我国的政策框架,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美国的国家文化便是建立在荒野之中,建立在开疆拓土、冒险探索之上,其户外文化本质上与国家整体文化一脉相承。美国建国距今也就短短200多年,在美国人并不遥远的记忆中,仍有先人冒险的血液在流淌,仍有探索的基因在蠢蠢欲动。同时,以梭罗为首的一批文人墨客,著就了许多广泛流传的优美篇章,将大自然的唯美与神秘,刻画的令人向往,播下了浪漫主义的种子,使得美国人对大自然充满了神往。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逐步诞生了大家所熟知的国家公园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民间团体力量的兴盛,使得美国整体户外运动设施齐全、保障完善,使大家可以无忧出行,这样的文化是代代相传的。如大家所知,美国整体社会结构呈橄榄型,数量最庞大的中产阶级,撑起了美国主流的户外文化。很多家庭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便全家出游,或徒步、或露营,很多小孩儿从蹒跚学步的时候就深度接触、融入自然之中,从小在户外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这样传承和不断的融合,推动了户外文化的兴盛及快速发展。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一直是农耕文化与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自然对于我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作为资源提供方、隐世避居之所、修身养性之处的角色出现。农耕文化将我们的祖先牢牢束缚在了土地之上,而儒家文化中的父母在不远游等思想,则从思想文化、价值观上掐断了冒险探索的文化基因。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也就短短三十余年时间,户外运动的兴盛必然是建立在经济具有较高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阶段之上。这在国内也一目了然,户外运动最为发达的地区莫过于北京、江浙沪、川渝、广东,均为国内经济发达省份,而经济欠发达省份,许多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为脱贫而奋斗,拿出一笔钱来体验户外运动自然是天方夜谭。
这样的现状,便决定了我们当前最优先要解决的,并非是保障户外运动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等,而是发展旅游业。当然,户外运动本质上亦属于旅游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细分方向,这里的旅游主要指景区文化,国内目前拥有景区20余万个,每年游客人数达50亿人次。与之相比,户外运动则是小众的狂欢,远没有上升到全民文化的高度。这里的户外运动主要指徒步、登山、攀岩、滑雪等。滑雪近几年在2022年承办冬奥会的重大利好下,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各方资本涌入,呈现了蓬勃的发展势头。这和国内很多运动发展轨迹相似,如马拉松,其最后最大的推手是商业力量,而非户外运动群体达到一定规模后,自然而然的发展。
张诺娅认为,国内户外运动的发展需要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但亦无需照搬照抄,国内近年在大力兴建国家步道体系,对于户外运动而言是重大利好,但国家步道体系中路线只是其中一环,更重要的是完善的保障体系,这需要依靠户外文化的兴盛,更需要依靠民间组织的力量,需要依靠当地的支持保障。这也是我们和美国在国家步道建设上最大的差异,所以在建设中要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而非一定要追求如美国的横穿、纵贯,见过了太多的中国阿尔卑斯、中国优胜美地,我们不需要中国的阿拉巴契亚、我们也不需要中国的大陆分水岭,我们需要的是符合中国国情,以促进户外运动发展兴盛为目的的国家步道建设。
虽然张诺娅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长距离徒步,在越野跑运动上远称不上英杰,但她深邃的思想、杰出的事迹,能带给我们许多思考与启迪。任何一项运动总会有精英选手的光辉闪烁,我们惊叹于其取得的成就,传颂着其不灭的神话,但却仅此而已,k天王打破再多的人类极限记录,也不能激励我们治好拖延症,完成既定的训练计划。每个人的身体特点、训练习惯、饮食结构都不尽相同,我们无法照搬照抄来提高自身成绩。而思想、价值观则不同,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启迪,会帮助我们更好的投身越野跑运动,更好的与自然世界相处。这也是张诺娅在三重冠之后一直身体力行在推动的事业,其撰写了大量关于三重冠的中文资料,以其全面、深度、及时、权威的信息,为计划前往三重冠徒步的华人提供中文指南,克服语言的鸿沟与文化障碍,无拘无束的享受户外、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张诺娅及美国徒步路线的信息,请移步http://www.zhangnuoya-walk.com/
作者/越野学徒
设计/妍 妍